从***初踏入教育行业起,我们便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教育的意义。教育到底是什么?难道仅仅是大部分父母要求的那样,考到高分吗?是老师要求的那样,会背课文吗?是学校要求的那样,拿到名次吗?
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,教育,通常是文化知识的传授、实际技能的训练,即所谓的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。***看重的也通常是学生的分数以及名次。但当大家看到大学毕业就业难、研究生毕业就业难等社会现实,又有人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教育,怀疑读书——“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?我们学过的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在我们走入到社会的工作岗位上好像也没什么用嘛。”于是我们开始陷入了教育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的困惑。
教育难道真的仅仅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吗?
到底什么样的人是这个社会真正所需要的?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呢?
在1997年时,美国IBM就研制出了超级电脑“深蓝”,在比赛时限内以3.5比2.5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***卡斯帕罗夫,震惊世界。 “深蓝”的设计者曾表示,一般的国际象棋手能想到后7步就很不错了,但“深蓝”能想到12步,甚至40步远,棋手当然不是计算机的对手。
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,人脑在很多领域已经竞争不过电脑,人类的许多工作都正在逐步被电脑所替代。所以,若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,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在这个效率为王的时代彻底丧失竞争力。
那么,假如我们的孩子真的如家长所想,老师所想,学校所想,仅仅是精通数学、物理等各种学科,能背诵无数英语单词与语文课文,又有什么意义?
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,在多年前,爱因斯坦就已经告诉了我们:
“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了之后剩下的东西。”
蒙台梭利也说过:“教育就是激发生命,充实生命,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,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。”
深入思考他们的话语,我们认为:教育,更应该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、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!
所谓教育,“教”,是教授孩子具体的知识,使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;“育”,则是育人,在学习的过程中,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、***的思想品质。
拥有学习能力的孩子,不会被所学知识所局限,他能运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汲取更多新的知识,不断进步、不断成长,从而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,甚至能够因他的努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。
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***的思想品质的孩子,他们对待生活是快乐的、热情的,他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并不断地完善自我。他们会成为一个积极上进且勇于创新的人,一个情趣高雅且精神丰富的人,一个生活得幸福且从容的人。
所以,教育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、追求名次,高分和名次仅仅是孩子目前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反映。
或许很多家长都曾质疑过让孩子参加珠心算、国学等培训课程到底有什么意义:当他们在读小学的时候或许还记得如何去拨珠,如何去计算,那到中学、大学以后呢,这些知识是否还记得呢?
我们可以告诉每一位家长,等到孩子们长大后,他们很有可能早已把这些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!
但是,就像渡过河之后,不需要背着船只前行一样,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,一次一次的改革课本,一次一次的弃旧图新,就是希望孩子们不仅仅拘于知识本身,而将珠心算、国学等作为一种很好用的工具,更多的是能在此类课程的学习中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,从中获取真正的学习能力,引导出他们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,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不良的习惯、不好的性格。如此,他们便能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懂得主动学习,懂得理解记忆,懂得专注、懂得独立……当有***他们离开校园,步入职场时,他们也能灵活运用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不断学习、成长,成为一个有内涵、有能力、并有益于***和社会的***人才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凡思特贝贝才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:快乐、向上、正直、无畏、大度!
仅仅十个字,表达了我们的目标与希冀,我们将用尽全力去教导我们的孩子,我们也希望我们教过的每一个孩子,都成为一个快乐的、积极向上的、正直的、勇敢无畏的、大度从容的人。
今天的教育可能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,这得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去解决、去完善。我们始终坚信,教育永远都不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,因为它可能是迄今为止***能公平地给予每个孩子变好的机会,不仅使孩子们,也使我们自己。每每想到家长能放心地将孩子交托给我们,我们就不敢有半点懈怠。我们将努力成为孩子在启蒙路上***有力的帮手,给他们创造一片开心学习、快乐成长的沃土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***的教育!
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信任!也非常感谢凡思特贝贝每一位校长的用心付出、每一位老师的用心付出!